易经的神奇,易经与宇宙的奥秘

开卷有益:读《易经》的好处

昨晚失眠了,原因:易经闹的。古人讲:刚日读经,柔日读史。什么是刚日、柔日,也就是阳日、阴日的意思。古人认为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把年月日时都分了阴阳,有一定道理。我的体会,刚日读经,即精力充沛、神清气爽时读经,才能读顺畅有收获;阴日读史,即心情郁结、精神倦怠时读史。史是什么?人与事,故事性强,可以调节身心、理顺情绪。古人还讲:夜不读易。说法是易经很神奇,环环相扣,读顺了容易陷进去。不信有这么邪乎,昨晚读了几条孔夫子的卦辞,还真就失眠了。看来不听古人言,是要吃大亏的。失眠也有好处:背了几句口诀和卦辞,写了一篇笔记。  读易经的好处三点九个字:长知识,明得失,判大势。  关于长知识。读易经两三天,把很多基本概念及其关系记清理顺了。比如,阴阳五行、天干地支、八卦九宫等,以前掌握得很零碎,现在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哪天在酒桌上谈起来,张口能说“东方甲乙木”“一数坎兮二数坤”等等,并能说出个道道来,应该能唬住人哈。记得女儿上小学时,一天拿来一道数学题问我。一看是九宫格,把数字1至9填到格子里,纵向横向和对角三个数相加都等于15。《射雕英雄传》里,黄蓉教瑛姑排过这个,记了个大概: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给女儿一讲就做对了。现在想想,如果当时读过易经,在九宫格里填上数字和对应的卦位,然后给女儿讲讲其中的道理岂不更好,起码形象瞬间就高大上了。  若干年前读过一本关于唐伯虎的传记,记住了一句话:胸有典坟,乞丐风流。年轻时多次引用,以为典坟是经典成堆的意思。读了易经就知道理解错了。典坟指五典三坟。五典是五书经,三坟是三易,及连山易、归藏易、周易,前两本已失传,只剩周易了。   关于明得失。易经一个主要内容是预测吉凶福祸,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规律原理,挺管用的。比如,古代行军打仗,走到山谷里,旁边有湍急河流,懂点易经就知道要快速通过;再加上电闪雷鸣的恶劣天气,卦象就是风雷卦、天雷卦,也叫骸骨卦、棺椁卦,就是血光之灾的征兆,要死人的,此时如伏兵四起,就死定了。这些地方和天候被称为死地绝境,行军打仗也好,外出行路也好,都要算准避开的。再比如,风水学是从易经中来的,我们现在常听到的,建房盖楼选地点时,前有河,背靠山,面朝南,东有林,西有关的绝对是好地方,所谓“四守之地”嘛,坐得稳当,住得长久。但缺点也很明显,易因过于安逸而丧失斗志和上进心。所以成都、关中等地虽然物阜民丰,但人心思稳、没啥斗志,强敌打到门口一般都投降了,不作什么抵抗(例如:子婴、孟昶)。这的人到今天也吃不了大苦,不敢出门拼搏折腾。再比如河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系“四战之地”,自古以来老百姓饱受兵灾之祸,所以脑子比较好用。易经就讲的这些道理和规律,所以是很科学的,影响国人至深,可以说遍布日常生活。稍稍懂点就会耳聪目明思路通。  关于判形势。易经的易什么意思?孔子曰:变动不居。也就是变幻不定。但孔圣人还讲了“道不虚行”“在天有象,在地有形”,是可以认识、掌握和利用的。我们知道,领袖和主导、甚至制造形势,大商巨贾也有这个能量;高人、精英们善于把握和利用形势,所以事干的很大;主流人群紧跟形势,捡点小鱼小虾之类的,一辈子紧紧巴巴;还有部分人跟不上形势,当官的,经商的,那个行当都有,一旦跟不上,要么被踢了出来,要么被甩了下来。易经,就是告诉你变数及其发展趋势,至于如何应对,自个看着办了。总之,学通了人生的步履就会比较从容,不会连滚带爬地一路栽跟头。  这就是读易经的好处,不一定全,但显而易见。

易经是不是呢?

易经是科学

易经有那么神奇么,看了前面十几卦,不过就是讲一些处世的道理嘛,人们...

你看到只是表面的,就像我们知道1+1等于2,却不知道1+1为什么=2。你说小学数学就加减乘除,到了大学就有微积分,多元多次方程,是吧,只是不了解,所以才简单,任何一个领域深入了解都不简单。

《周易》的作者是谁?它是真正的科学吗?

易经,真的有那么神奇吗?能致人死地?

假的,不要信。易是容易,经为方法(或说经典)。即易之方法(易之经) 易经是一部严谨的哲学著作,并能在科学的范围内用作术数。只是非常深奥难懂才会有众多牵强附会之说。 只有对其缺乏了解的人才认为易经是。

读《易经》能告诉我们什么?

我们知道,古时候的读书人以“四书五经”为标准来获得知识和修身养性,以达到传统道德的自我完善。这“四书五经”具体是指哪些内容?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究竟有多大用处?现在,我们可以来作一些探讨。古时候说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这些都是延续了几千年的经典,是不是就过时无用了呢?回答是否定的。这些书虽然有封建文化的糟粕在里面,但主流是好的,除了少数“糟粕”,剩下的就是“精华”了。从古至今能用,将来仍然有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原理,要求我们在对待封建文化和外来文化时,不能全部照搬,只能选择性地吸收一些“有用”的东西,归纳起来,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如何去选?如何去用?其实就是一个辨别真伪、联系实际、得到感悟的过程,然后运用于生活、生产实践,去指导我们正确处理问题、解决问题,以免走更多的弯路。归纳起来,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四书五经”这些典籍,不是写成之后就被奉为了经典,而是在中国这块古老大地上流传了一千多年后,才被一个叫朱熹的人确定为经典。那是中国的南宋时代,哲学家朱熹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为目的,对中国古代流传深远影响力巨大的典籍经过严格筛选,发现这些书籍是“修身养性”的顶峰之作,于是就把它确定为“经书”。也就是说,从南宋时代起,封建社会所要求的读书人,应该从孩童时候起,先通过《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等进行基础教育,然后才能一步步进入“四书五经”的高级教育。在“四书五经”中,有一种书有些特别,几千年来,有人一直把它作为“奇书”,甚至用它来吉凶,预测未来,而且据说还很“”。这本书就是《周易》,也被称作《易》或《易经》。现在,我们就来谈谈《易经》。《易经》中的“易”,是“变”的意思。在“四书五经”中,这本书有些特殊,要读懂它,可能要费很大劲。因为在原著上,有很多字、词,晦涩难懂,这不是古人故弄玄虚,是因为上古的语言,就是这种风格,像《尚书》,也是这个特点。《易经》里的文句,晦涩难懂,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第一,古人的语言习惯和今人不一样,它跳跃性大,字与字之间,词与词之间,乃自句与句之间,省略了很多。要读懂它,需要上下文逻辑推理,再填充合适的内容。第二,古人有古人的意思,今人按今人的意思去理解,显然不通。这是古今词义的差异造成。有的词的意思已经扩大,有的已经缩小,有的已经转移,也就是不是那个意思了。第三,年代久远,那时没有印刷的先进技术,一本书全靠手写传抄,这其间难免抄错。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就更难读懂了。那怎么才能解决“读懂”这个问题呢?笔者认为,只有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去加以理解,可能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就是说,在别人讲《易经》时,也不妨去听听,懂得了一些基本的原理后,再去理解原文的词句,可能就不难了,而且学有所得,是完全可能实现“读懂”这个目标的。《易经》本来是一本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哲学典籍。相传是六千年前的伏羲氏所著,当然这只是“相传”。认真考究起来,这有些不真实,因为那时中国还没有像样的文字呢。但《易经》成书于周代,那是肯定的,传说是周文王姬昌所著,所以又称《周易》。即使这样,也是很模糊,因为周朝就有八百年。所以又留下传说,春秋末年,此书经过了老子和孔子参与编定,因为里面的内容,道家的“对立统一”,儒家的“中庸调和”,都有所体现。其实,一本“奇书”,它之所以“奇”,可能不是一个人的智慧。根据现实生活存在的可能性,它应该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这个集体里的人还不是同一时代的人。这可以从《易经》传到了汉代就分为了两派可以看出。到了汉代,有人就把《易经》发展成了一本“”的书。因此,从汉代起,《易经》就分成了两大系列,一个是哲学研究,一个是算卦。那么,《易经》里究竟说了些什么?居然能让它如此神奇。其实,《易经》最初不是用于“”,而是用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以及遇事怎样“应变”的规律总结。《易经》的“易”,就是“变”的意思。《易经》发现,世界是处于“正反”两个方面结合的平衡体。这“正反”两方面,是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矛盾统一体。如果有谁破坏了这个“平衡”,就会发生“裂变”,但“裂变”却是暂时的,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又会回到“平衡”。《易经》认为,整个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同时,也不仅仅是“运动“,而是变化的。也不仅仅是“变化”,而是发展的。所以,这个回到“平衡”,肯定不是原来的平衡了,而是新的“平衡”。这和几千年后从西方传播过来的黑格尔辩证法哲学,几乎是“不谋而合”。显然,《易经》最初是站在朴素唯物主义的立场看问题的。说具体一点,《易经》就是研究世界从“阴阳”调和的平衡状态在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出现了不平衡现象,经过一定的时间或条件,其内在一系列因素又重新组合,让它形成一种新的“平衡状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会出现几次反复,或反反复复好几次,但最终会重新达到“平衡”。《易经》的中心是一个“变”字。易经,可以叫“变经”。它认为,世界上万事万物,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在不断的变化着。怎么变化?它认为,是“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六十四卦”。《易经》里看见的那个图,有人把它叫“太极图”或“八卦图”,就是按照这个意思展现给世人的。极,是“极限”的意思,就是事物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状态。仪,是事物呈现的表面状态;象,是事物在大范围中的状态;卦,是事物在小范围中的状态。“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六十四卦”这句话的意思,是既从事物存在的根源、走向、顶点的“纵”的方向去衡量(无极生有极,有极生太极)变化的过程,又从事物存在所表现的状态分类分层的“横”的方向去衡量(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演六十四卦)变化过程。这里面有一个字需注意,那就是“演”。为什么从八卦到六十四卦,不叫“生”,而叫“演”。这就是和易经的“易”有很大关系了。所谓“演”,就是“变”。根据“变”的规律,还可以从六十四卦继续“演”下去,形成一根数字链条,即:128—256—512—1024,……其实,今天的电脑、云盘,就是按照这个规律去构建其单位容量的。也就是说,那个“太极图”或“八卦图”,我们看见的只是它起源的那部分,往下面可以是“无限延伸”。这一延伸,也就包罗了世界万象。极,其实就是一个存在状态的“度”,或者说是所有事物存在的极限范围。“从无极到有极,从有极到太极”是说,事物存在的过程不是不变的,而是从一个“由无到有,由有到盛”的过程。太,就是到达“顶峰”的意思。当到达“顶峰”后,就会发生“质”的裂变,然后又从“无到有再到太”,周而复始,但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台阶式,波浪式或螺旋式。显然,这是一个曲折的“纵”的演变过程。“极生两仪”的意思是说,在每一个“极”中,有两种因素在操纵“变”的过程,它们是一对“冤家”,一旦碰见,就会爆发出火花,产生出能量。原来它们的性质不同,而且恰恰相反,一旦组合,就会“打架”,这样一个新的系统就“动”起来了。原来,它们一组合,就成了制造“变化”的原动力了。这两种互为矛盾的因素,一直是让“变化”启动的原动力,一旦组合起来,就会“无中生有”、“有中催盛”,最后到“太”的顶峰。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完全处于“活跃”状态,谁也不闲着。当它们力量均衡时,事物就处于一种安定状态。当它们此消彼长,或此长彼消时,事物就处于动荡不定、风雨飘摇,甚至摧枯拉朽的状态。这两种对立的因素,《易经》里把它叫“阴”和“阳”。《易经》认为,事物的构成,就是阴阳的结合,而且成为一切变化的原动力。世界上任何事物、任何现象从无到有到“太”的过程,都是由这两种因素的结合造成的。并且在长期实践中发现,一旦有一种力量能把这两种因素进行调节,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所以,我们读《易经》的目的,就是为了有这个感悟,然后在生活、生产实践中“为我所用”。关于“阴阳结合”,那个“太极图”已经很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就是居于中心点的那个黑白交汇的“圆”。不知大家在看到这个“圆”时,其初步印象如何?可能认为,既然是一个“饼子”要平分,就应该在中间画一根平直的线,又何必绕一个弯子,让它变成奇形怪状,使两个半圆都不完美呢?其实,这正是此图的高明之处。它说明了事物的发展不是平坦的直线,而是不平坦的曲线。这说明了什么?说明“阴”和“阳”两种东西,都是一个不完美的“单身”,只有当相互拼凑组合,才是一个完美的整体。更其重要的还有一点,阴阳的结合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相互渗透,然后生成一种新的存在状态。我们今天的世界,难道不是这样吗?整个“太极图”所表现的含义,就是在“阴阳结合”下,世界从“无”到”有”,再从“有”到“太有”,然后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丰富多彩的世界!中心点“阴阳结合”的意思,意味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这样结合而来的。如果缺了其中的一种,都不能构成新的事物,也不会有今天的世界。所以,“阴阳如何结合”以及“阴阳如何调和”这些问题,应该是《易经》研究的主题,也是人类生存智慧的一门学问。只要我们读懂《易经》中的“阴阳结合”原理,把握好“阴阳结合”的时机,调节好“阴阳结合”的平衡,就会在遇到困难时,在新的方向为我们寻找开启通向成功的大门。随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