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面相头骨,头尖的人是上等面相

冰鉴识人术:头颅、骨相也能看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

江南易林以前提到过,曾国藩的《冰鉴》开篇写到:“山骞不崩,惟石为镇,骨之谓也。”意思是说,山之所以能不崩坏,全靠石头在里面支撑著。人身上的骨头也是如此,骨头之于人体,好比钢筋混凝土之于房子,作用至关重要。

当说到面相,相信很多人都能随口说出一堆术语,比如天庭饱满、地阁方圆、 鼻如悬胆、唇似丹朱、伏犀贯顶、骨骼清奇等等,这些词语在相声、评书、小说或电视中经常出现。

关于“骨相”

比如上面说的骨骼清奇,其实一个比较抽象的词语,是对人体骨骼间架的一种整体评价,大概是说某人的骨骼间架长得比较奇特。很多时候,它甚至仅仅是一个与面相无关的形容词。

大家都记得吧,周星驰的电影《功夫》中的有一个经典桥段,一个满头乱发、神秘兮兮的老乞丐对着路过的那些天真烂漫的小孩一本正经地说:“少年,我看你骨骼清奇,是万中无一的武学奇才,维护世界和平就靠你了,我这有本《如来神掌》秘籍,见与你有缘,就十块卖给你了。”

骨相看起来其实难度很大,尤其是头顶的那些奇骨异相。在古代的书籍记载中,某人如果被认为骨骼有异象,往往有非凡的功名。按照中国的相书,人的额头、头顶以及两侧等地方颇有一些奇骨,其实就是一些特殊的骨骼隆起。现代看相,头盖骨顶部的那些骨骼并不是看相的重点,除非真的有很明显的过人之处。再说了,你帮你女性看相,总不至于掀起她们厚厚的头发专门看来骨相吧。

不过面部的骨骼,比如额头、颧骨、鼻梁等,作用非常大,江南易林以后会逐步讲到。

颅相学的历史

江南易林先来扒一扒颅相学的历史,很多中国人可能对颅相学不太了解。颅相学其实就是脑功能定位学说,由19世纪初法国解剖学家加尔和施普茨海姆共同创立。这个学说的要点很简单:颅相学认为人的各种性情、各种能力——比如音乐、绘画能力——对应到大脑的不同部位,而颅骨即头骨也与大脑的不同区域有密切关系。

不用多说,大家看看下面的图就知道了,颅相学把人的头颅划分成很多不同的小区域,最开始是35区,后来多达42区。不同区域对应不同的个性和能力,比如某个区域对应“多情”、“野心“、”细心”等。他们根据这些区域的隆起或凹陷程度、特征来分析得出各种结论。颅相学最看重的就是某个区域是否隆起来,认为隆起是好的,所以颅相学被人称为“读隆起术”。

在19世纪的法国、英国和美国,颅相学曾经非常流行,有各种颅相学相关的学会、学院、杂志,直到20世纪初它们才逐渐绝迹。

当时欧美有些人对颅相学迷恋到什么程度呢?有公司甚至专门生产出符合颅相学理论的最优头颅的头罩,头罩里面分为各种区域,这些区域都是隆起的,让出生不久的小孩戴着这个头罩,让稚嫩的头骨按照头罩的形状去生长,以为这样就能获得各种优势的个性、能力。那个年代,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小孩被这种头罩害的苦不堪言。

当然,现代人稍微有一点常识,就能反驳这种理论。头盖骨,说穿了就是人体自带的骨头做的头盔啊,它主要对大脑起保护作用。又不是像大脑那样高度精密的器官,怎么可能不同区域对应不同功能?

说到颅相学的头罩,江南易林倒是有一点要提醒大家。有些家长,尤其农村地区的家长,小孩出生之后睡那种很硬的木板床,又不知道给小孩用柔软的枕头,结果时间长了,孩子后脑勺非常的平,如同刀削,很陡峭的感觉。这种形状,且不说骨相上的吉凶,仅仅从形状来看就不太好看,硬生生的把本该 *** 的后脑勺压平,这一点是广大家长应该注意的。

江南易林总结

总之一句话,西方的那种颅相学没有什么科学道理,早就被医学和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否定。不过大家要明白,头颅虽然没有颅相学的那么多区域划分,但头颅的整体形状在面相上还是有作用的。中国的相术大概而言,崇尚丰隆、圆、浑厚等,不喜欢凹陷、尖、瘦削等。

曾国藩的相面术究竟有多准,他看出了哪些人的一生?

曾国藩面相看过最有名的三位就是,慈禧、皇上和恭亲王。

晚清第一功臣曾国藩是一个非常牛的人物,他打仗如同刘备屡败屡战,不过后来他改变了策略,因为他善长识人相面,于是他就利用这种特长笼络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到自己的麾下效力,例如著名的李鸿章、左宗棠等等,让他们到前线为自己冲锋陷阵,而自己则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曾国藩是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其残酷血腥手段让后人不寒而栗,尤其是在攻破金陵之后针对已经死去的洪秀全的羞辱这件事情,至今被史学家称为“曾剃头”。不过这并不妨碍曾国藩成为一代相学大师。这也因此成为一个争议性比较大的人物。

公元1864年,太平军被剿灭之后,慈禧太后曾经召见曾国藩。然而此时的慈禧并没有褒奖曾国藩,反而一连串的说了很多无关紧要的话题,让曾国藩顿生厌恶,因为曾国藩来的目的就是希望清廷能够兑现咸丰皇帝“先入金陵者王”的诺言,可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满清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功绩仅仅给了一个“一等毅勇侯”。不过通过这次见面曾国藩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那就是他趁机观察了慈禧、皇上和恭亲王这三个人。

之后,曾国藩在自己的日记中分别记录了对这三个人的评价。针对慈禧和皇帝,曾国藩给出的评价是“两宫才地平常,见面无一要语,皇上冲龄,亦无从测之”,意思就是:慈禧这个人没什么大的才能,大清国在她的手里早晚要完蛋。对恭亲王奕䜣的评价是:有小智,但晃荡不能立足,意思就是做事没有主见,属于墙头草的类型。没想到他几句话就预知了清的未来,他的面相之术确实有点本事。

曾国藩《冰鉴·四·骨有九贵,察以尊卑》译文与赏析

四 骨有九贵,察以尊卑 【原文】 骨有九起:天庭骨(1)隆起,枕骨(2)强起,顶骨(3)平起,佐串骨(4)角起,太阳骨(5)线起,眉骨伏犀起,鼻骨芽起,颧骨(6)若不得而起,项骨(7)平伏起。在头,以天庭骨、枕骨、太阳骨为主;在面,以后骨、颧骨为主。五者备,柱石之器也;一,则不穷;二,则不贱;三,则动履稍胜;四,则贵矣。 骨有色,面以青为贵,“少年公卿半青面”是也。紫次之,白斯下矣。骨有质,头以联(8)者为贵。碎(9)次之。总之,头上无恶骨,面佳不如头佳。然大而缺天庭,终是贱品;圆而无串骨,半是孤僧;鼻骨犯眉,堂上不寿。颧骨与眼争,子嗣不立。此中贵贱,有毫厘千里之辨。 【注释】 (1)天庭骨:在“天庭”之下,其势丰隆饱满,俗话说“天庭饱满”就是这个意思。 (2)枕骨:与“印堂”相平的后脑勺之骨。 (3)顶骨:以平正而突兀为佳。 (4)佐串骨:即鬓骨,其状似角,方为佳,俗话说“头角峥嵘”。 (5)太阳骨:起于两眉之间,根在太阳穴。 (6)颧(quán)骨:位于颅面骨的两侧,呈向外的弓形,上缘较锐利,易于扪及。 (7)项骨:在脖子后面,是头骨和脊椎联结的部分。 (8)联:就是联结,引申为相互联结贯通,没有明显的断裂状,看上去完整圆润。 (9)碎:与联相反,指联结不完好,有明显的裂纹。 【译文】 九种主贵骨各有各的姿势:天庭骨丰隆饱满;枕骨充实显露;顶骨平正而突兀;佐串骨像角一样斜斜而上,直入发际;太阳骨直线上升;眉骨骨棱显而不露,隐隐约约像犀角平伏在那里;鼻骨状如芦笋竹芽,挺拔而起;颧骨有力有势,又不陷不露;项骨平伏厚实,又约显约露。看头部的骨相,首要看天庭、枕骨、太阳骨这三处关键部位;看面部的骨相,则主要看眉骨、颧骨这两处关键部位。如果以上五种骨相完美无缺,毋庸置疑,此人一定是国家的栋梁之材;若只具备其中的一种,此人便终生不会贫穷;若能具备其中的两种,此人便终生不会卑贱;若能具备其中的三种,此人只要有所作为,就会发达起来;若能具备其中的四种,此人一定会显贵。 骨有不同的颜色,面部颜色,则以青色最为高贵。俗话说的“少年公卿半青面”,就是这个意思。黄中透红的紫色比青色略次一等,面如枯骨着粉白色则是最下等的颜色。 骨有一定的气势,头部骨骼以相互关联、气势贯通最为高贵,互不贯通、支离散乱则略次一等。总之,只要头上没有恶骨,就是面再好也不如头好。然而,如果头大而天庭骨却不丰隆,终是卑贱的品位;如果头圆而佐串骨却隐伏不见,多半要成为僧人;如果鼻骨冲犯两眉,父母必不长寿;如果颧骨紧贴眼尾而颧峰凌眼,必无子孙后代。这里的富贵与贫贱差别,有如毫厘之短与千里之长,是非常大的。 【解读】 古代流传一首《九贵骨》之歌,说是百劫修成九贵骨,可见相人相骨的说法由来已久。俗话说:头无异骨,难成贵相。何为九贵骨,何者为贵,虽说法不同,但都大同小异,需要我们慎重地加以斟酌。 典例阐幽 社稷之重臣,匡世之奇才 鲁肃,字子敬,临淮东城人,从小就养成了狂放不羁,轻财好义的性格。至十八岁已经长成一个英俊,魁伟的男子汉。拜名师,习剑术骑射,招聚百名青年,围猎于南山,讲武习兵,号令严明,像军事演习一样。 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横征暴敛,豪族大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农民大量逃亡。在这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公元184年爆发了黄巾起义,东汉王朝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东汉王朝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各地封建割据不断扩大,群雄并起,天下大乱。此时的鲁肃不仅不治家事,相反大量施舍钱财,卖出土地,以周济穷困,结交贤者。为此,深受乡民拥戴。当群雄相互争夺的混战将要扩展到鲁肃家乡时,为了避乱,鲁肃举家迁居东城。当时的东城,为袁术的辖地。袁术闻其名,请他出任东城长。但鲁肃发现袁术部法度废弛,不足与成大事,率百余人南迁到居巢投奔周瑜。 南迁时,他让老弱之人在前,自率敏捷强悍的青年在后。袁术得知鲁肃迁居,急速赶来阻拦。鲁肃排开精壮人等,对追兵说:“你们都是大丈夫,应该明白天下大势。当今天下离乱,为什么如此相逼呢?”说着,命人将盾牌立在地上,张弓搭箭,箭矢穿盾而过,追兵一方面觉得鲁肃的话有道理,一方面自量不是鲁肃的对手,只好退回。 鲁肃顺利到达居巢。不久,周瑜东渡长江,投奔孙策,鲁肃与他同行,把家人留在了曲阿。见到孙策后,孙策很赏识鲁肃。后来,鲁肃的祖母去世,他回东城去办理丧事。安葬完祖母,返回曲阿,当即整顿行装,欲投奔东吴。正巧周瑜已经把鲁肃的母亲接到了东吴,于是,鲁肃也到了东吴,当时孙策已经去世,孙权仍住在吴郡。 周瑜劝鲁肃留下来,便马上向孙权推荐鲁肃,说他有才干,可为辅佐之臣。并且建议孙权应该多方搜罗鲁肃这样的人才,以成就大业,不能让他们流散外地。孙权马上宴迎鲁肃,话语十分投机,孙权心中大喜。等在场宾客起身退出时,鲁肃欲起身告辞。孙权却单独把他留下,合并座席,面对面继续饮酒。 孙权对鲁肃说:“现在汉朝危机四伏,天下纷乱,我继承我父兄的遗愿,很想建立像齐桓公和晋文公那样的事业,你既然来到我这里,打算怎么辅佐我呢?”鲁肃回答说:“过去高祖刘邦一心想拥戴义帝,最后没能实现,是因为项羽在破坏。当今的曹操犹如往日的项羽,您怎么能建立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拥护天子,号令天的霸业呢?我私下分析,汉室不可能再复兴,曹操不可能立即铲除。替将军打算,只有立足于江东,观察和等待天下局势的变化。江东的地域虽然不大,但也不要嫌它太小。为什么呢?北方现在是多事之秋。我们可以趁机铲除黄祖,攻伐刘表,把整个长江流域统统纳入我们的领域,然后打着帝王的旗号谋取天下,这正是汉高祖刘邦的功业啊。” 鲁肃的一席话,对当时的形势做出了精辟的分析,提出先稳固江东,然后攻荆州,取西川,最后统一全国的战略。 公元208年,东吴经过几年的整顿和治理,内部得到了巩固,凭借着有利的地理位置和过硬的军事实力,日夜厉兵秣马准备对荆州用兵。曹操这时也打败了袁绍,收复了乌桓,几乎平定了北方,听说孙权要取荆州,不顾久战的疲劳,立即亲率10万大军,日夜兼程,浩浩荡荡的朝南进发,曹操出兵不久,刘表病死,小儿子刘琮接任荆州之主,刘表的死讯传到东吴,鲁肃立即向孙权请命去安抚荆州。当鲁肃走到南郡时,刘琮已经献城降曹,刘备兵败长坂坡,匆忙逃走,准备南渡长江。于是鲁肃迎刘备于当阳,向刘备转达了孙权的意思,劝说孙刘联盟,共同抗曹,刘备听后,非常高兴,命孔明随鲁肃过江出使东吴,促成了孙刘联盟。 公元208年冬,孙刘联盟军大败曹操于赤壁,曹操仅带少数残兵败将从华容道逃走,留下曹仁镇守江陵,自己回北方去了。 头无异骨,难成贵相 古人观人历来重视相骨,特别是头部的异骨。书云:“头无异骨,难成贵相。” 汉高祖刘邦,高鼻梁,长颈项,面貌有龙相,须髯很美,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为人仁厚,善于施舍,意志豁达,胸襟开阔,常表现出宽宏大度的作风。到了壮年,试做官吏,做泗水亭长,对其公所中吏人,无不加以轻侮。刘邦好酒好女色,常常向王媪、武负二人的酒馆赊酒。有时,刘邦喝醉,卧不能起武,王、武二人看见刘邦身上有龙出现,甚以为怪异。以前,刘邦来买酒,她们便将刘邦留在酒馆中畅饮,二人按酒价的数倍记账。等二人见到刘邦醉卧而有龙出现的怪事后,到年底算账时,这两家酒馆经常撕毁账单,不向刘邦索债。 刘邦经常出差到秦都咸阳,当时恣意游观名胜,看到秦始皇的威仪盛势,感叹道:“大丈夫应该像这个样子”! 吕公和沛县县令关系亲密,为了躲避仇人,而跟随县令到沛县客居,因而在沛县定居。沛县里的豪杰和官吏听说县令有贵客来临,都前去祝贺。萧何担任主吏,负责迎接宾客和接收贺礼,规定送礼不足一千个钱的人,在堂下就座。刘邦是亭长,一向看不起县中官吏,写了一张贺钱一万的礼单送了进去,实际上一个子儿也没带。他进门便高喝“贺礼万钱”,众人大吃一惊,吕公深以为奇,并到门口迎接。吕公善于为人看相,看到刘邦的相貌,就肃然起敬,引他上坐。于是刘邦坐在上座,一点也不谦让。他谈笑自若,不时对那些贵客流露出轻蔑的神色。 宴会快要结束时候,吕公便以目示意,特意挽留刘邦,他对刘邦说:“我年少时候喜欢给人看相,相过之人已有许多,都没有一个比得上你,希望你好自珍爱。我有一女,愿意把她嫁给你做扶箕持帚的妻子。”吕公的夫人得知此事后,直埋怨吕公说:“你经常说我们的女儿气质不凡,将来一定会成为贵人。沛令向你求婚,你都没有答应,怎么把女儿许配给刘邦这样一个人呢?”吕公不予理睬,最终将吕雉许配给刘邦。在吕公看来,刘邦除了相貌和气度不凡外,他的豁达大度、不拘小节,表现了藐视礼法传统、官吏豪富的大家风度,认定刘邦将来一定大有作为。果不其然,刘邦后来率众反秦,夺取天下,成了汉代的开国皇帝,而吕公之女也成为一代皇后。 刘邦当亭长时,经常回家休假,到田里去看看,有一次,吕后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间耕种,有一个老人由田中经过,求些水喝,吕后见老人饿了就给了老人一些吃的,老人就给吕后相面。老人说:“夫人的相貌,是天下的贵人。”吕后又让老人给两个孩子相面,老人看看男孩说:“夫人所以能够大贵,就是因为这个孩子的关系。”老人又看了看女孩说亦是贵相。等老人走后刘邦正好回到田舍来,吕后便将老人相面的事说给了刘邦听,说一个老人经过此地,说孩子和我都是大贵之相。刘邦便问,老人在哪里,吕后说:“刚走,不会走远。”刘邦便追去了,果然追上了。他问老人相吕后和孩子的事,老人说:“方才我相过夫人和孩子,相貌的高贵都像你,你的状貌,贵不可言。”刘邦便道谢说:“如果真如先生所言,相面夸赞鼓舞之德,绝不敢忘。”后来刘邦贵为天子,派人四处寻找老人,可是没有人知道老人的去向。 以明为晦,成就帝业 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今江苏铜山)人。卓越的家、改革家、军事家,南朝开国之君。于隆安三年,参军起义,对内平定战乱,使南方出现了百年未有的统一局面。对外致力于北伐。执政期间,吸取前朝豪强挟主专横的教训,抑制豪强兼并,整顿吏治,重用寒门,轻徭薄赋,废除苛法,改善了和社会状况。他对江南经济的发展,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重大贡献。被誉为“南朝第一帝”。 刘裕精明过人却又深藏不露,善于韬光养晦。东晋孝武帝时,刘裕从军,开始了戎马生涯。晋安帝当了皇帝,孙恩从会稽(今浙江绍兴)起兵反晋,东南八郡纷纷响应,使朝野大为震惊,刘裕当时是参军,他作战勇猛,指挥有方,富有智谋,善于以少胜多。刘裕治军整肃,法纪严明,因讨乱有功,被封为建武将军,担任下邳太守。他率水军追讨孙恩,迫使孙恩投海而死。桓玄掌握朝政后,刘裕投靠桓玄,韬光养晦,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取而代之。 桓玄是桓温的儿子,桓温一心想篡夺晋朝的江山,但是由于谢安等人的抵制,没能实现,最终郁郁而终。桓玄比起他父亲来,更加野心勃勃,也更加飞扬跋扈。他不断扩张,收拢人心,要实现其父没能实现的遗愿。 刘裕作战勇敢,但是地位并不高,举止也很随便,很多贵胄名流都不怎么瞧得起他,只有王谧对他另眼相看。王谧是丞相王导的孙子,在朝中很有地位。他私底下对刘裕说:“老夫阅人无数,只有你会成为当世英雄。” 有一次,刘裕和刁逵,刘裕输了,没钱还债,被刁逵捆在拴马的桩上。王谧见了,忙叫刁逵松绑,自己代刘裕还了赌债。桓玄第一次见刘裕时,是刘裕随着几位刺史进京朝见。桓玄对王谧说:“此人风骨不同寻常,只怕不是寻常人。”桓玄的妻子刘氏,一向有识人慧眼,她见了刘裕,便对丈夫说:“我看了刘裕走路的样子,龙行虎步,两眼有神,一定不是久居人下之人,你要想得天下,就得早早除掉他,免得留下祸患。”桓玄叹了口气说:“现在我要平定中原,正是用人之际,除掉他,真的是没有可用的人了,以后再说吧。再说现在他也翻不了天。”刘裕自己也非常谨慎。其实他和桓玄一样野心勃勃,但是他知道时机未到,自己的还远远比不上桓玄,就把自己的志向巧妙地隐藏起来,毫不外露,免得为自己招来麻烦。但他一面逢迎桓玄,一面暗中打着自己的算盘,桓玄想利用自己实现夺取天下的野心,自己反过来也正好利用桓玄的野心,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桓玄东征西讨,铲除异己,已经有三分之二的东晋疆土归他管辖,他感到自己可以实现下一步计划了。他让下面的人呈上天命符和吉兆,来表明自己是天命所在。但他内心同时也充满了恐惧,这毕竟是篡位,可以一步登天,也可以一步跌入地狱。一天夜里,南京城外涨水,水流到城内,淹死了很多人。水涛声加上百姓的呼叫使他心惊胆战,以为是手下造反。他担心的人中当然有刘裕。他命堂兄桓谦到刘裕那里去探虚实,一旦发现刘裕有异心就杀了他。 桓谦见到刘裕,问道:“楚王桓玄功高德隆,现在朝廷里有些人劝他自立为帝,弄得楚王很是为难!”刘裕不动声色地说:“这是好事啊!楚王功德盖世,现在晋室不振,百姓的希望都转到了楚王的身上,以楚王的功德和威望,代替晋室,我看也未尝不可。”桓谦说:“将军如此说,真是深明大义,有了将军的支持,这件事情就算成了。”于是,桓谦便兴冲冲地回去复命,向桓玄说明了刘裕的态度。 桓玄非常高兴,放松了对刘裕的警惕。刘裕却乘机和何无忌一同乘船返回京口,暗中商量恢复晋室。刘毅也出来找何无忌谋划反桓玄,何无忌故意说:“桓氏强大,能有把握吗?”刘毅笑笑说:“天下自有强弱,如果失去人心,虽然强大,也会变弱。现在所愁的只是缺少个带头的盟主。”何无忌说:“难道天下就没有一个英雄吗?”刘毅说:“我所知道的只有刘裕。”何无忌笑而不答。他回去告诉刘裕,于是他们决定共同反桓玄。 起事那天,刘裕以打猎为名,集聚了一百多人在京城发难,杀死守将桓修。刘毅在广陵起事,杀死桓修的弟弟桓弘。众人推举刘裕做了盟主,传檄四方,各地纷纷响应。桓玄见情势不妙,挟持晋安帝逃到江陵。刘裕率军进入建康,坐镇京师,指挥各路人马乘胜西进。经过一个多月的激战。桓玄被逼逃往西川,为益州都护冯迁所杀。第二年,刘裕迎回晋安帝。为奖励刘裕再造晋室之功,安帝进刘裕为侍中、车骑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从此刘裕掌握了朝廷的军政大权。 刘裕自平定桓玄之乱后,从义熙五年(409)开始,带兵征讨,进行了消灭割据的统一战争。他先后攻破南燕(今豫、鲁一带),杀了南燕王慕容超,收复青州;南下击溃卢循,收复广州;攻克江陵,杀了割据者刘毅;力取成都,灭了割据者谯纵;直捣襄阳,赶走了割据者司马休之。巨大的功勋,使刘裕在朝廷的地位显赫无比。他先后受封相国、宋公、加九锡,位在诸侯王之上。义熙十四年(418)十二月,刘裕令心腹鸩弑安帝,立司马德文为傀儡皇帝。元熙二年(420),刘裕迫司马德文禅让,自己即皇帝位,建国号大宋,改元永初,为武帝。 天生反骨,不被重用 魏延,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三里店)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刘备入蜀之时,率领部众随刘备入蜀,作战英勇、屡立战功、深受刘备信任。刘备称汉中王后,提拔魏延为总督军,加封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成为独当一面的大将。 长沙一战,黄忠欠了关羽一个人情,为还关羽不杀之恩,未射杀关羽,被判通敌之罪。黄忠将要被斩首,忽然一将挥刀杀入,杀死刽子手,救起黄忠,说:“黄汉升乃长沙之保障,今杀汉升,是杀长沙百姓也!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愿随我者便来!众视其人,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乃义阳人魏延也。自襄阳赶刘玄德不着,来投韩玄;韩玄怪其傲慢少礼,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当日救下黄忠,教百姓同杀韩玄,振臂一呼,相从者数百余人。黄忠拦挡不住。魏延直杀上城头,一刀砍韩玄为两段,提头上马,引百姓出城,投奔云长,拜见刘备。刘备见其有大将之才,想重用他,而诸葛亮要杀魏延。诸葛亮说:“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也;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也”。对刘备说:“吾观魏延脑后有反骨,日后必反,故先斩之,以绝祸根。”幸得刘备求情,魏延才免一死。孔明指魏延说:“吾今饶汝性命,汝可尽忠报主,勿生异心,若生异心,我好歹取汝首级。” 公元223年,刘备病危,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中,以他的卓越才能稳定了局势,蜀汉在“科教严明,赏罚必信”“奖励农桑,与民生息”等正确政策下逐渐恢复了元气。其后两年“六月渡泸”“七擒孟获”,安定了后方;渐渐又开创了一个“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积蓄饶”“吏不容奸,人怀自励”的稳定局面。 公元227年春,诸葛亮率十万大军拉开了“六出祁山”北伐战争的序幕。这场战争前后经历了六、七年,最后以失败而告终。诸葛亮一开始就失人失策。当时蜀军虽锐,但在兵力数量上处于劣势,在战略地位上为险峻的秦岭山脉所阻,利守而不利攻。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出奇兵制胜,速战速决。在这一点上料事如神的诸葛亮似乎谨慎到了迂腐的地步。 那么,当时是不是没有人提出过卓越而可行的战略方案呢?不是。在初出祁山之时,“起于卒伍”的名将魏延就曾对北伐的路线提出过异议。他根据敌我地形、战术原则等因素提出:“闻夏侯懋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懋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唯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 应该说这是个比较周全的战略方案,如果采纳这个方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精兵奇袭,直捣长安,再在斜谷大军配合下,胜利是很有希望的。就是诸葛亮的主要对手司马懿在事后也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仔细,不肯造次行事。他却不知吾境内地理,若是吾用兵,先借子午谷径取长安,早得多时矣!”可见魏延的主张是可取的。可惜孔明把这斥责为“轻躁冒进”,既不用魏延其人,也不用其策,结果大好时机被丧失了。 诸葛亮对魏延似乎有点偏见,偏反其道而行之,要用他的那个“万全之计”,竟将“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任为先锋主将,硬是强调“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无虞”,兜大圈子自汉中向西绕道阳平关,再武都、天水、祁山,使十万大军在崇山峻岭中缓慢笨拙地前进,使广大将士的体力和粮秣无益地消耗在长途跋涉之中。这样的进军使魏方得以喘息,从容地作好迎战准备,深沟高垒,以逸待劳,致使蜀军失去时机。马谡败走,街亭失守,孔明唱了“空城计”之后只好南归。其实,街亭之失亦不能全怪马谡,诸葛亮要负主要责任。从地理位置看,街亭既是当时的战略重地,街亭之战也是关键性战役。街亭失,“进无所据”,退无所守,只得被迫放弃已取得的陇西三郡,退守汉中,导致整个北伐的失败。 东汉末年是争城夺地,群雄竞起的年代,诸葛亮在选拔人才和使用人才上还算得上古代家中的高明者,然而比起同时代的曹操、孙权、刘备就差了一筹。诸葛亮在有生之年未能选拔和造就灿若群星的文武雄才来辅助和继承他的事业。刘备一生最突出地选拔了两个人,一是诸葛亮,一是魏延,而诸葛亮对于魏延并不怎么信任,似乎有点压制他。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魏延仍然忍辱负重在几十年的南征北战中出生入死,羌中败郭淮,入川夺取西蜀,南战七擒孟获,北伐任先锋,天水收姜维、射曹操、斩王双、杀张辽,大战司马懿,惊退夏侯霸,街亭失守后力挽狂澜等等。治军严明,“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几乎无恶仗不与,且每战必克。特别是他提出的奇袭长安的战略建议实属善远之谋,可惜没被诸葛亮采纳。假如按魏延“循秦岭而东”的战略放手去干,其前景是难以估量的。难怪魏延常叹息:“亮为怯,叹己才用之不尽。” 魏延虽有“不肯下人”的缺点,但他对诸葛亮还是衷心服从的。在他与诸葛亮北伐的战略上有重大分歧的情况下仍然能顾全大局,没有作出损害蜀国的事,即使在孔明死于军中、情况十分紧急复杂时也没有能证明魏延叛蜀归曹魏的证据。杨仪同魏延不和已经很深,诸葛亮一死,他们的冲突更趋表面化。“诸葛亮病,谓魏延等云:我之死后,但谨自守,慎勿复来也。诸葛亮死后,魏延纠众欲杀杨仪,却被诸葛亮生前授命的马岱斩杀。

曾国藩相面

经历咸丰七年被皇帝罢黜回家的大挫折和弟弟曾国华之丧以后,“天命”二字又一次出现在曾国藩的词典中。回首他的一生,更让他体会到天命的难以捉摸。极度痛苦中,“天命”之说与“黄老之术”成了他挽救心理危局的良药。 关于曾国藩与相面术,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曾国藩是相面大师,相术精绝,可凭一面定人荣辱甚至生死。这种说法流传甚广,乃至有人将《冰鉴》-书托于曾国藩名下,结果风行海内,至今仍然畅销不绝。另一种以为曾国藩既为不世之纯儒或者说醇儒,于相术必未用心。比如薛福成说:“世俗颇传曾文正精相术……余谓文正于相术不必精。”(《庸庵笔记・谈相》)葛虚存更干脆否认了曾国藩研究过相人之术:“文正儒臣,岂有相人术哉?”(《清代名人轶事・曾文正知人》) 我们先撇开这两种聚讼不已的结论,厘定一些简单的事实。 一、曾国藩的识人本领确实高人一筹。 曾国藩以识人之明闻于史册。郭嵩焘所作墓志铭中说他“以知人名天下”,清 *** 对他盖棺论定,有“尤得以人事君之义”一句,也就是说,他善于为君主识拔人才。曾国藩发现人才之多、影响之大,确实无人可与匹敌。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郭嵩焘、沈葆祯、丁日昌、杨岳斌、彭玉麟等晚清风云人物都得到过曾国藩的荐拔。出身曾氏幕府位至巡抚、总督者,多达三十余人,支撑起了晚清的大半个天空,这种盛况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 二、曾国藩确实会以“相术”相人。 曾国藩接见生人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先不说话,而是盯着客人,从上到下看上几分钟。《清史稿・曾国藩传》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这种相人方式当然不免使许多被接见者十分不舒服,曾国藩却在这几分钟内对这个人形成了自己的基本判断,据说“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记载了他与曾国藩首次见面的情形。 1863年9月,容闳到安庆拜见曾国藩,商讨洋务事宜。他回忆说:“这天,当我的名片递进去以后,我在接待室只稍停留片刻,就被引到这位中国的大人物面前。依照惯例,总督向我表示了欢迎,然后他便请我坐在他的正对面。他默默地坐着,一直对我微笑着,这样长达几分钟,看样子见到我使他非常愉快。但同时他又以锐利的目光从头到脚审视着我,似乎从我的外表能够发现什么奇异之处。最后,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的双目,好像我的眼睛特别吸引他的注意。我必须承认,在这期间我虽然没有羞怯感,但我的确感到不安得很。接着,他开始向我提问。” 曾国藩问容闳是否愿意在他麾下当一个军官,并且说:“我从你的相貌可判断出,你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因为我从你的眼睛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勇敢且具有指挥才能的人。” 容闳回答说,他也许有军人需要的勇敢,但缺乏军事训练,谢绝了曾国藩的好意。 这是文字中记载曾国藩相人最生动详细的一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文字材料证明曾国藩精研相人之术。 《湘乡曾氏文献》中有《同官册》-册,内容是曾国藩接见属员后写下的评语。从这些评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相学素养。有一些人的身形面相为他所肯定,比如“唇薄而定,鼻正而长”,“面如条瓜”,“身材挺拔”,在这些人名后面,他画O,认为这些面相证明这些人“心术正”、“可造就”、“可用”。而另一些人名下面则记有“横纹入口”,“视下闪烁”,“鼻削下锐”等从相学角度来说是恶相的描述,这些人的名字被画了△,后面评以“心术或坏”、“庸俗”甚至“坏种”等词。很显然,许多下属仅凭这一面之缘,或者说,仅仅因为自己鼻子和眼睛的形状,就被曾国藩决定了前途的穷与通。 除了这本《同官册》,曾国藩研究、运用相术的记载还大量见于其日记之中,如咸丰八、九两年,曾国藩日记中大量记载了他接见部下时的相面结果:陈青云“眼圆而动,不甚可靠”;刘湘南“眼黄有神光,鼻梁平沓,口圆有童心,腰挺拔,面英气可爱”;熊登武“目有精光,三道分明。鼻准勾而梁方,口有神而纹俗……三年入罗营,从救江西”;周惠堂“充水营口官。颧骨好,方口好,面有昏浊气,色浮。不甚可靠”;傅裕昆“鼻歪,不可恃,色亦不正”……这些评价中,充斥着大量相术术语。 曾国藩精通相术的记载,与他识人之明的事实,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多数人认为二者是有必然联系的。清末着名学者俞樾就这样说:“湘乡(指曾氏)出入将相,手定东南,勋业之盏,一时无两。尤善相士,其所识拔者,名臣名将,指不胜屈。”(《春在堂随笔》) 正史和野史都记载过曾国藩相术之神奇,最有名的一次是对湘军名将江忠源命运的预测。湖南老乡江忠源任侠自喜,一身英气。曾国藩一见,即叹为奇士。江氏告辞出京之时,曾国藩看着他的背影,对朋友说:“此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当时天下太平,谁都不相信曾国藩的话,后来太平军兴,江忠源果然在安徽庐州(今合肥)城破时(一说被杀)。这成为后人证明曾国藩相术之准的最佳证据。 事实上,虽然相术在中国十分流行,但对于相面之术的争论也持续了几千年。不过,传统相术也有部分今天看起来仍然十分合理的内容,因为除了相面相外,它还有“相精神”的一面。相书说:“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一个人的神情面貌确实可以昭示出他的气质特征,如一个人多年心情抑郁,他的表情在人看来必然是阴沉的:而一个乐天开朗的人,其眼睛通常是明朗的。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气色气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性格类型及胸襟眼光。 曾国藩对于“相精神”、“相气质”、“相行动”是非常重视的。咸丰八年九月廿三日的《日记》记载:“是日,意城为我抄陈希夷《心相篇》,因熟玩数过。”《心相篇》是宋初术士陈抟的名作,主张从人的行动细节中去推测其性格,里面既有因果报应的老生谈常,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积累的宝贵经验。 在日记中,曾国藩还参照历代相法经典,结合自己多年相人之经验,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看相方法――“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寿夭看指爪”、“风波看脚跟”、“若要看条理,尽在语言中”……这都是曾国藩注重从精神气质角度去相人的明证。 可以说,曾国藩比较好地掌握和运用了传统相术中的精华部分。平时,他不但重视从相貌外表和精神气质上观察人物,还十分留意对各类人物的风评,并一一记录在案,待到面晤,再作综合判断。咸丰九年四月初十日,曾国藩在日记中道:“术字最有道理。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即术字之解也。又言蹈道别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观人当就行事上勘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 “观人当就行事上勘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是曾国藩相术的精华。这也正说明,曾国藩对人判断的有效性,是来自于精神气概而非具体的五官相貌。 不仅钻研相术,曾国藩还是一个杂家,他一生于书无所不读,尤好诸子之书,且嗜之甚甘。 老子的简约博大,庄子的心灵自由,墨子的雄心苦力,法家的坐言立行,都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他推崇诸子皆豪杰之士,去孔子并不甚远:“豪杰之士所见类不甚远。韩氏有言:‘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除了传统士大夫致力的经史,曾国藩对一般士大夫避之唯恐不及的“案牍之文”也很感兴趣。在曾国藩眼里,无处不是学问。因为怀抱经天纬地之志向,所以他的眼光极为开阔。所谓“案牍之文”,也就是历代“文件汇编”,内容当然枯燥乏味之至。然而,曾国藩却认为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智慧,有志于拯救中国社会的人,这样的文章不可不读。 除了书本之外,曾国藩还从自身生长的土地中吸取了大量知识。曾国藩虽然是三榜进士出身,却终生对他那个没读过书的祖父敬服不己,在家书中经常引用祖父的话来教育子弟,如他劝弟弟曾国荃在官场上不可逞一时之快时说:“星冈公(即曾的祖父)教人常言:‘晓得下塘,须要晓得上岸。’又云:‘怕临老打扫脚棍。”’曾国藩平生凡事算出三步以外,特别是功成之后,能迅速解散湘军,妥善解除了功高震主之忧,就与祖父这种凡事要有长远打算的教导有关。 曾国藩像一只敏锐的雷达,收集、分析着他能接收到的一切信息,从中厘取有用的成分。所有这些,也正成就了他“中兴名臣”的辉煌人生。 曾国藩

曾国藩相面

经历咸丰七年被皇帝罢黜回家的大挫折和弟弟曾国华之丧以后,“天命”二字又一次出现在曾国藩的词典中。回首他的一生,更让他体会到天命的难以捉摸。极度痛苦中,“天命”之说与“黄老之术”成了他挽救心理危局的良药。 关于曾国藩与相面术,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认为曾国藩是相面大师,相术精绝,可凭一面定人荣辱甚至生死。这种说法流传甚广,乃至有人将《冰鉴》-书托于曾国藩名下,结果风行海内,至今仍然畅销不绝。另一种以为曾国藩既为不世之纯儒或者说醇儒,于相术必未用心。比如薛福成说:“世俗颇传曾文正精相术……余谓文正于相术不必精。”(《庸庵笔记・谈相》)葛虚存更干脆否认了曾国藩研究过相人之术:“文正儒臣,岂有相人术哉?”(《清代名人轶事・曾文正知人》) 我们先撇开这两种聚讼不已的结论,厘定一些简单的事实。 一、曾国藩的识人本领确实高人一筹。 曾国藩以识人之明闻于史册。郭嵩焘所作墓志铭中说他“以知人名天下”,清 *** 对他盖棺论定,有“尤得以人事君之义”一句,也就是说,他善于为君主识拔人才。曾国藩发现人才之多、影响之大,确实无人可与匹敌。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郭嵩焘、沈葆祯、丁日昌、杨岳斌、彭玉麟等晚清风云人物都得到过曾国藩的荐拔。出身曾氏幕府位至巡抚、总督者,多达三十余人,支撑起了晚清的大半个天空,这种盛况在中国历史上十分罕见。 二、曾国藩确实会以“相术”相人。 曾国藩接见生人有一个特殊的习惯:先不说话,而是盯着客人,从上到下看上几分钟。《清史稿・曾国藩传》载:“国藩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悚然。”这种相人方式当然不免使许多被接见者十分不舒服,曾国藩却在这几分钟内对这个人形成了自己的基本判断,据说“退则记其优劣,无或爽者”。 中国第一个留美学生容闳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记载了他与曾国藩首次见面的情形。 1863年9月,容闳到安庆拜见曾国藩,商讨洋务事宜。他回忆说:“这天,当我的名片递进去以后,我在接待室只稍停留片刻,就被引到这位中国的大人物面前。依照惯例,总督向我表示了欢迎,然后他便请我坐在他的正对面。他默默地坐着,一直对我微笑着,这样长达几分钟,看样子见到我使他非常愉快。但同时他又以锐利的目光从头到脚审视着我,似乎从我的外表能够发现什么奇异之处。最后,他目不转睛地注视着我的双目,好像我的眼睛特别吸引他的注意。我必须承认,在这期间我虽然没有羞怯感,但我的确感到不安得很。接着,他开始向我提问。” 曾国藩问容闳是否愿意在他麾下当一个军官,并且说:“我从你的相貌可判断出,你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因为我从你的眼睛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勇敢且具有指挥才能的人。” 容闳回答说,他也许有军人需要的勇敢,但缺乏军事训练,谢绝了曾国藩的好意。 这是文字中记载曾国藩相人最生动详细的一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文字材料证明曾国藩精研相人之术。 《湘乡曾氏文献》中有《同官册》-册,内容是曾国藩接见属员后写下的评语。从这些评语中,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的相学素养。有一些人的身形面相为他所肯定,比如“唇薄而定,鼻正而长”,“面如条瓜”,“身材挺拔”,在这些人名后面,他画O,认为这些面相证明这些人“心术正”、“可造就”、“可用”。而另一些人名下面则记有“横纹入口”,“视下闪烁”,“鼻削下锐”等从相学角度来说是恶相的描述,这些人的名字被画了△,后面评以“心术或坏”、“庸俗”甚至“坏种”等词。很显然,许多下属仅凭这一面之缘,或者说,仅仅因为自己鼻子和眼睛的形状,就被曾国藩决定了前途的穷与通。 除了这本《同官册》,曾国藩研究、运用相术的记载还大量见于其日记之中,如咸丰八、九两年,曾国藩日记中大量记载了他接见部下时的相面结果:陈青云“眼圆而动,不甚可靠”;刘湘南“眼黄有神光,鼻梁平沓,口圆有童心,腰挺拔,面英气可爱”;熊登武“目有精光,三道分明。鼻准勾而梁方,口有神而纹俗……三年入罗营,从救江西”;周惠堂“充水营口官。颧骨好,方口好,面有昏浊气,色浮。不甚可靠”;傅裕昆“鼻歪,不可恃,色亦不正”……这些评价中,充斥着大量相术术语。 曾国藩精通相术的记载,与他识人之明的事实,是否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但多数人认为二者是有必然联系的。清末着名学者俞樾就这样说:“湘乡(指曾氏)出入将相,手定东南,勋业之盏,一时无两。尤善相士,其所识拔者,名臣名将,指不胜屈。”(《春在堂随笔》) 正史和野史都记载过曾国藩相术之神奇,最有名的一次是对湘军名将江忠源命运的预测。湖南老乡江忠源任侠自喜,一身英气。曾国藩一见,即叹为奇士。江氏告辞出京之时,曾国藩看着他的背影,对朋友说:“此人必立功名于天下,然当以节义死。”当时天下太平,谁都不相信曾国藩的话,后来太平军兴,江忠源果然在安徽庐州(今合肥)城破时(一说被杀)。这成为后人证明曾国藩相术之准的最佳证据。 事实上,虽然相术在中国十分流行,但对于相面之术的争论也持续了几千年。不过,传统相术也有部分今天看起来仍然十分合理的内容,因为除了相面相外,它还有“相精神”的一面。相书说:“有心无相,相随心生,有相无心,相随心灭。”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一个人的神情面貌确实可以昭示出他的气质特征,如一个人多年心情抑郁,他的表情在人看来必然是阴沉的:而一个乐天开朗的人,其眼睛通常是明朗的。一个人的精神状态、气色气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性格类型及胸襟眼光。 曾国藩对于“相精神”、“相气质”、“相行动”是非常重视的。咸丰八年九月廿三日的《日记》记载:“是日,意城为我抄陈希夷《心相篇》,因熟玩数过。”《心相篇》是宋初术士陈抟的名作,主张从人的行动细节中去推测其性格,里面既有因果报应的老生谈常,也有大量日常生活积累的宝贵经验。 在日记中,曾国藩还参照历代相法经典,结合自己多年相人之经验,总结出一套独特的看相方法――“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器宇”、“事业看精神”、“寿夭看指爪”、“风波看脚跟”、“若要看条理,尽在语言中”……这都是曾国藩注重从精神气质角度去相人的明证。 可以说,曾国藩比较好地掌握和运用了传统相术中的精华部分。平时,他不但重视从相貌外表和精神气质上观察人物,还十分留意对各类人物的风评,并一一记录在案,待到面晤,再作综合判断。咸丰九年四月初十日,曾国藩在日记中道:“术字最有道理。爱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即术字之解也。又言蹈道别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观人当就行事上勘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 “观人当就行事上勘察,不在虚声与言论;当以精己识为先,访人言为后”是曾国藩相术的精华。这也正说明,曾国藩对人判断的有效性,是来自于精神气概而非具体的五官相貌。 不仅钻研相术,曾国藩还是一个杂家,他一生于书无所不读,尤好诸子之书,且嗜之甚甘。 老子的简约博大,庄子的心灵自由,墨子的雄心苦力,法家的坐言立行,都给了他极大的启发。他推崇诸子皆豪杰之士,去孔子并不甚远:“豪杰之士所见类不甚远。韩氏有言:‘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 除了传统士大夫致力的经史,曾国藩对一般士大夫避之唯恐不及的“案牍之文”也很感兴趣。在曾国藩眼里,无处不是学问。因为怀抱经天纬地之志向,所以他的眼光极为开阔。所谓“案牍之文”,也就是历代“文件汇编”,内容当然枯燥乏味之至。然而,曾国藩却认为这其中包含着大量的智慧,有志于拯救中国社会的人,这样的文章不可不读。 除了书本之外,曾国藩还从自身生长的土地中吸取了大量知识。曾国藩虽然是三榜进士出身,却终生对他那个没读过书的祖父敬服不己,在家书中经常引用祖父的话来教育子弟,如他劝弟弟曾国荃在官场上不可逞一时之快时说:“星冈公(即曾的祖父)教人常言:‘晓得下塘,须要晓得上岸。’又云:‘怕临老打扫脚棍。”’曾国藩平生凡事算出三步以外,特别是功成之后,能迅速解散湘军,妥善解除了功高震主之忧,就与祖父这种凡事要有长远打算的教导有关。 曾国藩像一只敏锐的雷达,收集、分析着他能接收到的一切信息,从中厘取有用的成分。所有这些,也正成就了他“中兴名臣”的辉煌人生。 曾国藩

面相学详细资料大全

面相学在东方最早记载于《礼记》,在西方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面相就是人脸所表现出的景象,它是一种透过观看一个人面部特征'的方式来论命的学科。

基本介绍 中文名 :面相学 外文名 :physiognomy 属性 :心理学史 观察对象 :人的面部 西方研究,历史,科学研究,东方由来,五行面相,五官,三停,十二宫,相术书籍,相学术语, 西方研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