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性格探讨,极端性格是怎样造成的

大学生心理健康性格分析

自从学了点心理学后,我发现我成长的每个脚印基本上能在心理学中找到挂钩的理论,并且能让我更清楚的了解自己。我出生于农村,但在城市长大,所以我一直处于一种交叉的状态。在还没有上学前,我跟奶奶在农村里生活,所以我常常会帮我奶奶干一些简单的农活。在这个年龄段,我对什么都很好奇,所以这些活我干的不亦乐乎。尤其是得到奶奶的夸奖,我就干的更起劲了。由于我是多血质的人,所以不像其他女生那么乖巧听话。因此在农村我经常跟哥哥或附近的小孩一起去爬树、爬山,在水中玩耍,或偷摘别人的东西等各种刺激又好玩的事。如果说那个阶段是最深刻的,我觉得这段生活是活的最逍遥自在的了。在这个阶段是最单纯、最无忧的了,就算天塌下来,我都不用去理会。要结束农村生活,是要付出代价的。在农村,我家养了一条很温顺听话的老狗。由于我们没办法带它去城市,也没有人愿意领养它,于是他们就要把它给杀了。在杀它的时候,它到处乱跑,想躲避一劫,但他们并不怜惜它,最后它只能无奈的跑来我身边,向我求救。我当时还轻轻的抚摸着它,谁知大人们一把抓住它,它挣扎着,从我身边消失了。我至今还深深的记得它那失望的眼神,有时做梦都还梦到那种场景。所以到现今为止,我都不敢再靠近狗的原因之一。来到城市,一切都很陌生,也失去了许多的自由,但也懂得很多。刚上小学时,由于语言的障碍,我很少讲话,所以结识的朋友少的可怜。我常常一个人坐在那里观察着他们,看他们嬉闹,看他们吃零食,并且会不知不觉的去模仿他们的一些动作。但活泼型的人一般适应能力都比较强,所以我很快就融入了这个集体。并且还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喜欢乱花钱,而且基本上每个周末都会去溜冰。我变得越来越爱出去玩,花的钱也越来越多,成绩一直往下掉。所以我妈就骂了我一顿,但我依旧。我妈见骂我不见效,便跟我讲道理,并且缩减了我的零花钱。当时我好像懂事了很多,开始认真学习了,也很少出去玩了,也没主动向他们要过零花钱了。所以我的性格应该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发生转变的吧。成了一个内向兼外向的人,但外向占的多一点。因为环境因素也能影响人格的变化的,况且性格是后天所得的,所以我有此种变化也不足为奇。

心理学的性格理论有几种?

心理学的类型理论中,以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内倾型和外倾型性格最为著名。1913年,荣格在慕尼黑国际精神分析会议上提出了内倾型和外倾型的性格,后来,他又在1921年发表的《心理类型学》一书中充分阐明了这两种性格类型的特点。他在该书中论述了性格的一般态度类型和机能类型。 1、一般态度类型。荣格根据心理能量的指向划分性格类型。个体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外部环境,就是外倾型的人;心理能量的活动倾向于自己,就是内倾型的人。外倾型的人,重视外界,爱社交、活跃、开朗、自信、勇于进取、兴趣广、易适应环境;内倾型的人重视主观世界、好沉思、善内省、常自我欣赏和陶醉,孤僻、缺乏自信、害羞、冷漠、寡言、较难适应环境的变化。外倾型和内倾型是性格的两大态度类型,也就是个体对特有情境的反应的两种态度或方式。2、机能类型。荣格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感觉、思维、情感和直觉四种基本机能。感觉告诉你存在着某种东西;思维告诉你它是什么;情感告诉你它是否令人满意;直觉则告诉你它来自何处和向何处去。一般说,直觉在荣格看来是允许人们在缺乏事实材料的情况下进行推断。按照两种态度类型与四种机能的组合,荣格描述了八种性格类型。1外倾思维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但又偏向于思维。其思想特点是一定要以客观资料为依据,以外界信息激发自己的思想过程。情感压抑,缺乏鲜明的个性,甚至表现为冷淡和傲慢等人格特点。2内倾思维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思维功能。其除了思考外界信息外,还思考自身的精神世界。情感压抑,冷漠,沉溺于幻想,固执,刚愎和骄傲等人格特点。3外倾情感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情感功能。其情感符合于客观情境和一般价值。思维压抑,情感外露,好交际,寻求与外界和谐。4内倾情感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情感功能。其感情由内在的主观因素所激发。思维压抑,情感深藏,沉默,力图保持隐蔽状态,易忧郁。5外倾感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感觉功能。其头脑清醒,积累外部世界的经验,对事物并不过分地追根究底。寻求享乐,追求刺激,情感浅薄,直觉压抑。6内倾感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感觉功能。他们远离外界,常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世界中。其知觉深受心理状态的影响。艺术性强,直觉压抑。7外倾直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外倾,又偏向于直觉功能。他们力图从外界中发现各种可能性,并不断寻求新的可能性。这种人可以成为新事业的发起人,但不能坚持到底。8内倾直觉型。该类型的人,既内倾,又偏向于直觉功能。他们力图从精神现象中发现各种可能性。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善幻想,观点新颖,但有点稀奇古怪。

心理学角度谈谈人的性格与气质?

冕mian

用生活中的心理学知识分析自己的性格

1、自己的行为,如手脚是否比较快,反应是否敏捷等2、说话的语速,可反映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3、做事的风格,反映一个人是果断还是比较懦弱等方面生活中许多事情都是因为自己的个性来决定如何处理,都是能反映自己的性格的。

心理学中对人的性格的分类和解析

性格的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结合。按一定原则和标准把性格加以分类,有助于了解一个人性格的主要特点和揭示性格的实质。由于性格结构的复杂性,在心理学的研究中至今还没有大家公认的性格类型划分的原则与标准。现将有代表性的观点加以简介。 一、以心理机能优势分类 这是英国的培因(A.Bain)和法国的李波特(T.Ribot)提出的分类法。他们根据理智、情绪、意志三种心理机能在人的性格中所占优势不同,将人的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理智型的人通常以理智来评价周围发生的一切,并以理智支配和控制自己的行动,处世冷静;情绪型的人通常用情绪来评估一切,言谈举止易受情绪左右,这类人最大的特点是不能三思而后行;意志型的人行动目标明确,主动、积极、果敢、坚定,有较强的自制力。除了这三种典型的类型外,还有一些混合类型,如理智一意志型,在生活中大多数人是混合型。 二、以心理活动的倾向分类 这是瑞士心理学家荣格(C.G.Jung)的观点。荣格根据一个人里比多的活动方向来划分性格类型,里比多指个人内在的、本能的力量。里比多活动的方向可以指向于内部世界,也可以指向外部世界。前者属于内倾型,其特点是处世谨慎,深思熟虑,交际面窄,适应环境能力差;后者为外倾型,其特点是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活动能力强,容易适应环境的变化。这种性格类型的划分,在国外已应用于教育和医疗等实践领域。但这种类型的划分,仍没摆脱气质类型的模式。 三、以个体独立性程度分类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等人根据场的理论,将人的性格分成场依存型和场独立型。前者也称顺从型,后者又称独立性。场依存型者,倾向于以外在参照物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易受环境或附加物的干扰,常不加批评地接受别人的意见,应激能力差;场独立型的人不易受外来事物的干扰,习惯于更多地利用内在参照即自己的认识,他们具有独立判断事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应激能力强。可见这两种人是按两种对立的认知方式进行工作的。 四、以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分类 德国的心理学家斯普兰格(E.Spranger)从文化社会学的观点出发,根据人认为哪种生活方式最有价值,把人的性格分为六种类型,即经济型、理论型、审美型、型、权力型、社会型。 经济型的人;一切以经济观点为中心,以追求财富、获取利益为个人生活目的。实业家多属此类。 理论型的人:以探求事物本质为人的最大价值,但解决实际问题时常无能为力。哲学家、理论家多属此类。 审美型的人:以感受事物美为人生最高价值,他们的生活目的是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不大关心现实生活。艺术家多属此类。 型的人:把信仰作为生活的最高价值,相信超自然力量,坚信永存生命,以爱人、爱物为行为标准。神学家是此类人的典型代表。 权力型的人:以获得权力为生活的目的,并有强烈的权力意识与权力支配欲,以掌握权力为最高价值。领袖人物多属于此类。 社会型的人;重视社会价值,以爱社会和关心他人为自我实现的目标,并有志于从事社会公益事物。文教卫生、社会慈善等职业活动家多属此类型。 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多种类型的特点集中在某个人身上,但常以一种类型特点为主。 五、特质论 特质是指个人的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对刺激发生反应的一种内在倾向。特质既可以解释人格,又可以解释性格,因为性格是狭义的人格。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最早提出人格特质学说。他认为,性格包括两种特质:一是个人特质,为个体所独有,代表个人的行为倾向;二是共同特质,是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共同特征。美国另一位心理学家卡特尔根据奥尔波特的观点,采用因素分析法,将众多的性格分为两类特质,即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只反映一个人外在的行为表现,是直接与环境接触、常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不是特质的本质。经研究,他把性格概括为35种表面特质。根源特质是一个人整体人格的根本特征,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来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而一种根源特质也能影响多种表面特质。它通过多年的研究,找出16种根源特质,它们是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支配性、怀疑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具体含义详见阅读材料)。根据这16种各自独立的根源特质,卡特尔设计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利用此量表可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反应。

自我性格的分析,从心理学角度?

自我自我即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自我意识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心理系统。从心理形式上来看,自我意识表现为具有认识的、情绪的和意志的三种形式。属于认知的有:自我观察、自我概念、自我认定、自我评价等等,统称为自我认识。自我认识使个人认识到自已的身心特点、自己和他人及自然界的关系、个人在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和他一生的时间内他始终是他自己。自我认识主要涉及"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等问题。属于情绪的有:自我感受、自爱、自尊、自恃、自卑、责任感、义务感、优越感等等,统称为自我体验。自我体验主要涉?quot;我是否满意自己","我能否税纳自己"等问题。属于意志的有:自立、自主、自制、自强、自卫 自信、自律等等,可统称为自我控制.自我控制表现为个人对自己行为活动的调节、自己对待他人和自己态度的调节等。如"我怎样节制自己","我如何改变自己的现状,使我成为自己理想中那样的人"等。自我意识的上述三种表现形式综合为一个整体,便成为个性的基础--自我。自我使一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等造成分成为统一的整体。如果自我发生障碍,人就有可能失去自己肉体的实在感,或者感觉不到自己的情感体验,觉得自己陷入了麻木不仁的状态,或者感到自己不能做主,总是受人摆布等等,导致人格障碍、个性结构中的诸种心理成分不是无组织的、杂乱无章的,它们是由自我进行协调和控制而成为一个有组织的、稳定的整体。

返回顶部